DN100热量表:中大型供热系统的核心计量设备
- 字号 + -
DN100热量表是专为中大型供热系统、空调水系统及工业流程设计的热能计量工具,其公称直径100毫米的管径适配集中供暖主干管、商业建筑空调循环管网等场景。该设备通过测量流体流量与进出口温差,精准计算热交换系统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是实现能源管理、按量收费及节能优化的关键装备。其技术核心在于电磁流量测量与焓差法热量计算的结合,既能应对供暖系统的高负荷波动,也能满足工业流程对计量精度的严苛要求。

一、电磁流量测量:精准捕捉流体动态
DN100热量表的流量测量模块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电性流体(如供暖水)以特定流速切割垂直于流速方向的磁场时,流体中的离子运动会产生与流速成正比的感应电动势。设备通过管道内壁圆周分布的多组电极捕捉该信号,经转换器滤波、放大后,结合管道横截面积计算瞬时体积流量。例如,在流速5m/s时,设备可精准测算出每小时140立方米左右的流量,同时通过流体密度修正功能,将体积流量转换为质量流量,确保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测量一致性。
该模块的适应性体现在对复杂工况的覆盖:低流速0.3m/s时,通过提升励磁电流增强磁场信号,避免系统启停阶段的测量失真;高流速12m/s时,采用加厚衬里与强化电极固定技术,防止高速流体冲刷导致的部件松动。此外,电极材质可选304不锈钢(常规供暖水)或316L不锈钢(含防冻液场景),衬里材质涵盖氯丁橡胶(耐磨)与聚四氟乙烯(耐高温、耐腐蚀),可适配不同介质特性。
二、焓差法热量计算:从温差到能量的转化
热量计算的核心在于“进出口水温差”与“流体焓值差”的协同分析。设备在管道进出口分别安装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差ΔT的同时,内置流体焓值数据库根据温度查询对应焓值h₁、h₂,计算焓差Δh=h₁-h₂。例如,当进水温度60℃、出水温度50℃时,ΔT=10℃,对应焓差约41.8kJ/kg;若瞬时质量流量为38.6kg/s,则瞬时热量功率达1613kW,每小时累计热量约5.8GJ,契合大型商业建筑每小时5000-8000kJ的供暖需求。
该计算方法的优势在于动态响应能力:通过实时采集温度与流量数据,设备可每秒更新一次热量值,并支持12个月的历史数据存储,为能源审计与系统优化提供完整的数据链。同时,温度测量精度达±0.1℃,流量测量精度±0.5%,确保热量计量误差控制在±2%以内,满足贸易结算级精度要求。
三、场景适配与功能扩展:从供暖到工业的全覆盖
DN100热量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中大型场景的特殊性。在空间布局上,采用“流量传感器+分体式转换器”结构,流量传感器长度仅220-280mm,支持法兰连接(PN1.6MPa),可直接对接供暖主干管;转换器可壁挂安装于50m范围内,避免设备层狭小空间的操作不便。在功能扩展上,设备集成M-BUS、RS485及脉冲输出接口,支持远程监控与数据集中管理,例如通过云平台实时上传流量、热量数据,帮助水务公司精准定位管网漏损点,年节水效益显著。
工业领域的应用则凸显了设备的耐杂性与可靠性。针对供暖水含微量泥沙(≤30mg/L)与余氯(0.2-0.5mg/L)的特性,设备采用耐磨电极与耐腐蚀衬里,确保长期运行稳定性;在蒸汽冷凝水回收场景中,通过高温衬里(PTFE,耐温-20-180℃)与强化密封设计,适应120℃以上的工作温度。此外,设备支持冷热两用模式,当供水温度低于回水温度时,自动切换为制冷量计量,满足空调系统的双向能量监测需求。
四、结语:技术驱动下的能源管理升级
DN100热量表通过电磁流量测量与焓差法热量计算的深度融合,为中大型供热系统、空调水系统及工业流程提供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热能计量解决方案。其场景适配能力覆盖从低温供暖到高温工业的多元需求,功能扩展性支持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成为推动能源管理精细化、节能降耗的关键工具。对于需要兼顾计量精度与系统稳定性的用户而言,杭州米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的热量表产品凭借其技术积累与服务能力,为热能计量提供了可靠的选择。

















































